河北北方学院冬奥志愿者周婧婷
12月2日:新鲜
13:45,最后一辆TW-2缓缓离开云顶景泰山麓酒店,从1日上午11:00抵达后,经过全体核酸检测,闭环内的小伙伴第一次踏出管理线,即将奔赴志愿服务地点——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15分钟左右的车程,窗外的景色从各类冬奥元素的建筑过渡到立于山坡上的一柄白色“如意”,越接近它越能真切感知冬奥的气息。这里并没有醒目的倒计时牌,也没有充斥着彩旗和条幅,但是蓝天为巨大的白色陡坡填充了背景,下面有“红色”、“蓝色”各自忙碌的身影。周婧婷和其他14名“红色战友”沿着闭环内的流线抵达各自岗位。
雪对于自小生活在张家口的周婧婷来说,并没什么新鲜,但是落差136.2米,最大坡度37度的滑雪道近看除了惊叹,还有点望而生畏之感;速度2.5米每秒,总长259米的变坡斜行电梯,据说也是世界速度;当然作为OMEGA 助理,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因为那些陌生的仪器、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他们超流利的德语,都把第一天定义在了新鲜里。
12月3日:感动
每天早上7点预约进行核酸,8点半乘车,15分钟车程,10分钟从闭环2号入口步行转电梯再转缆车抵达岗位。裁判塔成绩处理机房日间平均气温2°C。
计时计分点位的视野很好,两面落地玻璃可以将标准台和大跳台尽收眼底。打开专用电脑,登陆国际雪联官网,在专注成绩系统的同时,整个机房内多部手台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运动员起跳后,速度、风速,距离等一系列测量仪器都开始运转测算,成绩一条条显示在屏幕上。这样的工作持续了近九个小时。
当然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止新鲜,也充满挑战。由于岗位不同,面临的环境也就发生了差异,比如需要长时间在室外站立的通行控制领域,在每轮比赛间隔平整赛道的体育领域,全程和外籍技术人员在低温机房工作的他们。热水成了场馆的奢侈品,戴14个小时的N95口罩成为日常,领取场馆餐返回工作点,热菜就变成了凉菜。
但是困难面前更多的是感动,作为团队闭环内唯一的“妈妈志愿者”,周婧婷看到通行控制的十几个小伙子戴着口罩面屏站在各个室外点位,午饭后一个个趴在桌子上休息,心里既心疼又感动;看到他们改装了戴耳式口罩,黑色帽子上若干白色的细绳有效缓解了耳根的疼痛,又不禁想要夸奖他“What clever boys”!与他们在同一机房工作的外籍技术人员,因为抵达崇礼较晚,连夜在赛道安装仪器设备,一位奥地利技术人员在雪道旁晕倒。虽然紧急处理并休息后并无大碍,很快投入到比赛的计时记分工作,但他们的敬业与负责也让周婧婷深深感动。
晚上9:35,志愿者们陆续结束官方训练的一日工作,赶上了返回驻地的末班通勤车。白天那些活泼好动的男孩子们全部安安静静的坐在车上,十几个小时的户外工作像是抽走了他们的语言系统,希望这群“披星带露”小伙伴能够尽快满血复活,毕竟正式比赛即将开始。
12月4日:比赛中的小插曲
2021-2022国际雪联跳台滑雪洲际杯的正式比赛开始了,出发前一句“注意安全”是周婧婷认为最温暖的问候。似乎有了前一天的官方训练,各岗位都顺利进入状态,成绩处理机房也已经准备就绪。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女子标准台试跳轮的选手已登上出发门,手台却传出报送延迟原因的指令。经过紧张的沟通,试跳轮终于如期开始。作为计时计分助理,成绩单上每个数字都是运动员努力训练和竞赛的成果,但她还是会不由自主盯着五星红旗所在的那几行,希望她们能像雪如意“柄首”那样傲视群雄。
试跳轮过后,正式比赛拉开大幕。第一轮成绩,中国选手暂居第一,按照规则第二轮她会最后一个起跳。看着她的名字后面的标识由红灯、黄灯变为绿灯,速度、风速、风速补偿、空中姿态、起跳距离等数据依次呈现,五名裁判也打出技术动作得分。但是她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首行位置,周婧婷内心瞬间被遗憾填满。技术代表(TD)确认成绩后他们及时下载成绩进行分发,五分钟后,TD再次进入成绩处理机房进行确认,这并不是常规现象。周婧婷不知道再次确认的成绩会对哪些运动员产生影响,但最终她关注的那位中国姑娘成绩确认修正,被取消了第二跳得分。虽然从服务程序上他们要重复一次官方成绩分发工作,但遗憾却不免再度延长,她更真切的感受到竞技体育的残酷和奥林匹克精神公平竞争的含义。
志愿者工作瞬间
再次发送官方修正成绩后,周婧婷才发觉握着鼠标的手是冰凉的。尽管一次成绩不能代表全部实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划定了为这一跳付出的很多努力。也正如所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小伙伴,测试赛每天的日程安排都是在不断积累经验,应急处理突发状况,发现并最终解决问题。希望接下来的比赛服务工作能够圆满顺利,他们能够完成好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每一阶段的挑战。
12月5日:顺利收官与狂欢
今天的比赛项目与第一天相同,只是时间上进行了调整,男子大跳台比赛由晚上调整到下午,女子标准台比赛由上午调整到傍晚。周婧婷猜想这是对运动员适应能力的一种测试,对室外气温、风力等外部环境的适应,以及个人竞技状态、临赛心理的进行实战。当然,对于志愿服务岗位来说,他们也感受到赛程变化而带来的工作内容的变化。
作为计时记分及成绩处理领域的志愿者,他们的工作任务有点神秘但并不复杂,在比赛过程中他们需要保持专注、认真、思路清晰,可以监听到各个集群终端(PDT)的指令,在技术代表TD和技术人员确认成绩后迅速下载官方成绩并进行分发。测试赛结束后,所用的各种联络终端PDT和POC需要集中收取,同时他们要协助技术公司的人员收装各类仪器电脑。根据明细他们一共需要收取101套POC和153套PDT两种通讯手台,完成消杀确认及签字,搬运20余件各类仪器。看来小技术也需要大体力。
技术四人小分队分工明确、清点有序,两位闭环内的技术领域经理也及时来帮助他们,晚上9点30左右,周婧婷等6人成为场馆最后走向赛道的人。在国际志愿者日和国际雪联洲际杯的收官之日,他们在白色赛道上自拍、合影,奔跑、跳跃,他们和雪如意的最后一次亲密接触定格在晚上9点50分。
志愿者们最后一次工作及收官合影
带着学习和提高的愿望,他们圆满的完成了“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服务任务。那么,雪如意,2022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