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编程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产。在这样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第十届大学生科技体育文化艺术节期间,精心策划并隆重推出了“校园编程狂欢月”活动。本次活动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指导,移动应用开发俱乐部承办,旨在激发学生的编程热情,展现其技术创新能力。
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共收集参赛作品200余份。在作品征集阶段,学生们踊跃提交了涉及多个领域的编程作品,包括具有文化特色的青花瓷生成APP、体现家国情怀的HTML网页、实用的旅游小助手等,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技术水平。经过严格的筛选流程,共有30份优秀作品被选出进入下一阶段的线下答辩。
为确保评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学院特邀李垒博士等多位行业专家担任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评审和打分。最终,经过激烈的竞争,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8名。颁奖仪式上,由李垒博士为获奖者颁发了奖项,并记录下了这一荣耀时刻。
本次“校园编程狂欢月”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编程兴趣和技术能力,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编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得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展示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努力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