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近日,经济管理学院“青春‘蔚’蓝,薪火相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张家口蔚县与桥西区,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两支实践分队聚焦蔚县剪纸非遗传承与张库商道历史文脉,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代表近四十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蔚县分队首站探访蔚县博物馆,在琳琅满目的剪纸珍品前驻足凝思。从戏曲脸谱到民俗万象,精妙绝伦的技法让学生们惊叹于方寸之间的艺术乾坤。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拆解“动态阴刻”法精髓,号召在场师生同心播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遗瑰宝走向世界舞台,同时,更深入剖析非遗市场化探索:“我们正尝试将剪纸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美学,让老手艺在市场中活起来。”这堂生动的“非遗经济课”,让在场师生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需要守正创新的双轮驱动。
张库商道分队则踏上“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大境门。斑驳的长城砖石与“大好河山”的苍劲题刻,无声诉说着军事要塞的峥嵘往昔。登临城楼,团队成员仿佛听见历史深处驼铃悠扬、商队络绎的繁华回响。在张库大道博物馆,学院李耀炜老师结合馆藏文物,从茶砖瓷器到皮货药材,生动阐释了这条横跨亚欧的贸易网络如何塑造区域经济格局。李老师特别指出:“张库商道不仅是物流通道,其背后蕴藏的诚信为本、开拓进取的商业伦理,更是中华商业文明的宝贵精髓,至今仍为现代商业实践提供深刻启示。”他的专业剖析,使在场师生对这条古商道承载的精神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以文化薪火点亮青春理想,用商道精神涵养经世情怀。经济管理学院将持续推动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学习深度融合,引领青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奋进力量,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动能。
稿件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审稿人:董凡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