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科学家走出象牙塔,以科技为武器投身民族救亡。在前线,他们研究枪炮弹药、军事通信、战地给养;在后方,他们研究农业生产、民生工业、基础科学……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筑起一道道科技防线,为抗战胜利作出特殊贡献,也为硝烟中的学脉传承留下火种。今天,一起重温抗战时期中国科学家们科学救国的故事,赓续他们科学报国的精神。
“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袖手旁观。我虽然不一定能够拿起刀枪,但我有自己的岗位,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为抗战效力” ——严济慈
严济慈(1901年1月-1996年11月),男,生于浙江东阳,九三学社社员,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
“今日世界利弹怪艇咄咄逼人,舍科学无以立国。”物理学家严济慈这句话,道出了抗战时期中国科学家的共同信念。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与军事威胁的双重绞杀,他们用智慧劈开了一条自力更生之路。
昆明黑龙潭,一间破庙,严济慈带领团队成员手工打磨镜片的“沙沙”声,与前线的枪炮声遥相呼应。严济慈从居里夫人实验室获得珍贵的石英晶体样本,并基于空心水晶圆柱体相关理论研发出抗战利器——全新无线电发报机稳频器。这项成果极大改善了我国战时电信技术,满足了驻昆明美军和驻印度英国皇家空军的应急器件需求。
除了生产军需品以外,1942年严济慈还在物理所举办了“光学仪器制造科短期职业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光学技术人员,这些人后来均成为新中国光学仪器和精密仪器制造的骨干力量。作为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奠基人,严济慈推动了祖国光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严济慈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严济慈的这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科学家精神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稿件来源:福建科协 中国科协之声